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
揮桿動作
壹、握捍:
一、 自然握法:也稱棒球式握法, 易擊遠惟方向差。
二、 互鎖握法:右手小指和左手指相互勾住。
三、 重疊握法:右手小指重疊左手食指上或放在左手食指和中指間。
從外觀可分為:
一、 強握:左手背向上,右手由下輕輕握位把柄。屬手指及短拇指握法。
二、 弱握:左手背朝下,右手完全覆蓋。
三、 直角握法:左右手正側面合併與目標平行,從上方看只見左手一至兩個半左右指節為準。
直角握法之分析:握桿位置應在距桿尾端一公分至一吋間。左手食指指根和手掌心斜向貼住球桿,用小指、無名指、中指、緊握球桿,左手背指向目標,大姆指稍微縮短放在桿軸上方,與食指所構成的倒V字型指向脖根右側。右手背朝向目標反方向,除大姆指外餘四隻手指要從第一關節到每一指根部握桿,特別是中指和無名指要緊球桿,大姆指與食指所構成的倒V字形指向顎部。
握力:以緊球桿為重點:并輕握球桿能感覺桿頭重量的強度最好;在身體前面水平支撐桿頭,下垂十公分強度恰好。
另有反重疊握法:左手食指放在右手小指上。
握捍法是活的。
貳、站姿
持木桿兩腳略較肩寬,依球桿長度逐次遞減雙腳寬度。腰部欠靈活者,可略外開兩腳尖;上揮動作較大者,則閉合右腳成直角;腰部難以左轉者,則可分開左腳尖45度。
重心以「大地吸力法」、雙腳姆指緊抓地面,像鳥兒棲枝則能做到雙膝彎曲。
站姿種類:
一、 直角站姿:雙腳與擊球方向平行的姿勢。
二、 左奔站姿:左腳尖在左腳前的姿勢;可防右偏球。
三、 右奔站姿:右腳在左腳前的姿勢;常用於中、短距離擊球。
球位:5號以下鐵桿位於雙腳中央與雙腳成正三角形,持木桿球在左腳踝垂直線上。(身高為180公分者。)
參、瞄球
其目地決定擊球方向,採前傾姿勢、挺胸、收腹、背部保持平直,揮桿前之預備動作須富彈性及節奏。并注意瞄球順序:
右手直角支撐桿面,右手及右腳與擊球方向保持直角,桿面正對目標,其次移動左腳使右腳腳尖平行,桿端與身體保持10-20cm之距、支撐大腿內側前。
然後換成左手握桿,中心轉移左側,加上右手緊握,使右腳向右分開,取得站姿步幅,最後調整握桿和位置。
下半身注意事項:
瞄球時收縮下巴,放鬆雙肘力量,緊夾雙腋。
左側較右側高,右側肩、腰、膝收縮,雙膝向內收縮。
雙肩、腰、膝等三線與擊球目標線保持平行的方向。
專心瞄球揮桿。
肆、上揮
可有前置預備動作,如前押桿、頭偏右側等等。
左膝應偏向右側,讓體重稍在右腳,以左肩將桿頭直線向後15cm-60cm,保持雙手與握桿的反三角形,將桿頭與左肩、左肘、左手桿柄成為一體,而位於目標線後圍繞身體軸心旋轉。由身體左側引導使左肩轉向下巴下面,左肘自然伸展。
舉桿位置因人而異,一般體型者舉至右肩,高大者舉至右耳。上揮桿面與左手指甲面成相同之平面。身體背部朝向目標。屈腕揮捍的高低位置與球桿長度成正比,愈長則愈高,木桿、肩高;九號鐵桿則至腰部,以左腕向拇指方向彎曲。
伍、頂點
上揮頂點:
背部背向目標方向,左臂自然伸展,左手腕舉到頭後,左肩恰巧埋入下巴,右肘朝下,右膝承受旋轉。左手握捍有如用拇指壓長方形木板。
頂點:
是向後揮捍時充分旋轉身體以求達到最大力量。是揮捍的折返點,折返的時機正是力量;傳給打擊時關鍵所在。
體重則以右腳內側和左腳的腳底窩內側來支撐著;右腳占八成,左腳占二成。這時右膝不可以移向右方,左膝則不要向前彎曲。腰部盡量保持平行。
陸、下揮
為上揮頂點到擊著的簡稱。與上揮正好相反,將力量放回左方下半身內側來承受力量造成壁面,以便蓄力,球才會遠。從頂點對左膝中心卸力,下揮動作之重點放於左腳和左腰,右側位置保持不變,身體雖成直角,桿柄仍指向球。要做到四大要求:
一、 伸長右臂,擺出瞄球姿勢靠向擊球方向,使球桿下垂。
二、 握捍時偏向身體下側,則不會產生屈腕揮桿動作。
三、 用力收左腰,爭取擊著面積,以身體正面揮出。
四、 右腋收縮自然下垂。切忌倉促打擊以從容不迫的折返時間來打球最重要,腰部平行。
柒:擊著
是站姿的重現。桿柄被揮捍動作拉向下方,一旦滑落到腰部附近。便進入擊著範圍,此時,解除屈腕動作,伸展手腕,桿頭以最大的速度擊,如此一直引導到腳踝擊著為止,頭部偏右、左腕和桿柄成一直線,肩部和握捍變回反三角形。
擊著時并非以點壓縮打擊,而是保持流暢以全身力量集中桿頭擊球,進而引導桿頭,但非利用身體力量帶動桿頭。
利用腰際的水平旋轉和體重轉移,視球在揮捍的軌道上來充分揮桿向前。右肩不可前突,上伸或下移。
捌、順勢
手腕轉動,從擊著順勢,右手背始終朝上來回的轉動手腕,故又稱捲轉。順勢中,握桿和雙肩構成的三角形保持不變,桿頭投向出球方向線,此時左肘彎入內側,左手姆指向外移動。手腕轉動在右掌向下轉動右手腕及左手姆指斜向左側時完成,同時,手腕左肘及左肩應平穩回轉,限制右肩上抬,右腳要指向方向。順勢動作投出之桿頭,雙手抬高到左耳方向,體力充沛者則採低順勢,順勢動作不用出力,左膝不可由擊著位置再向左偏。揮桿成水平時手腕彎入左脅仍保持收縮感,上下揮的中間點左右對稱。
玖、收桿
左腳支撐體重、右腳跟拉起,而僅以右趾支撐體重,手臂或手部不用力而球桿捲繞於身體後,將握柄彈回前方腰部;右肩在左肩前。
頂點和終了收桿的形況也是左右對稱,形成一百八十度的旋轉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